Announcement


  •   “新型电力系统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大模型应用”专题征稿启事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多能互补协同、数字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加快构建。这一变革对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安全性和运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方法已难以应对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复杂挑战。近年来,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大模型凭借其强大的特征提取、知识迁移和泛化能力,有望在新型电力系统的众多任务中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与此同时,电力系统特有的物理约束、实时性要求和数据特点也对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新的适应性需求,正不断推动领域专用算法和融合模型的持续创新。在这一背景下,亟需开展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及大模型应用与电力系统深度融合的理论方法创新和应用实践探索,以加速构建安全、高效、低碳的新型电力系统

         新型电力系统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大模型应用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为展示国内外该领域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共享最新学术和技术成果,《发电技术》编辑部特邀香港理工大学许昭教授浙江大学文福拴教授天津大学张沛教授四川大学阮嘉祺副研究员,四川大学陈实副教授,北京大学王剑晓副研究员为特约主编,共同主持《新型电力系统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大模型应用》专题。欢迎广大专家、学者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投稿。

    一、征稿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新型电力系统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大模型应用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综述

    2)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人工智能基础模型与算法研究

    3)面向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的大模型技术

    4)新型电力系统知识图谱、大模型与专家系统融合技术

    5)基于大模型的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孪生与虚实融合技术

    6)面向源网荷储协同优化的专用大模型技术

    7)大模型在负荷预测、风光功率预测等关键任务中的应用研究

    8)大模型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可解释性、安全性与可信性研究

    9)新型电力系统跨模态与多任务学习的大模型技术;
    10)大模型支撑下的新型电力系统实时决策与智能调度方法研究

    二、投稿要求

    1)引言中研究目的清晰明确,详细介绍国内外研究背景,对现有其他研究者的工作进行正确的评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对自己的研究思路做总体介绍,引言字数不少于1000字;

    2)研究设计和方法叙述清楚,数据合理并被正确地分析和解释;比较所提出的方法和现有方法的优缺点;

    3)重点突出,论述严谨,文字简练,避免长篇公式推导(必要的推导可列入附录),字数以不超过8000字(包括图表)为宜;

    4)来稿请用Word排版,格式符合《发电技术》写作模板要求。

    三、专题发表计划

    征文截止日期:2026年02月28日

    专题刊出时间:择期出版

    四、投稿方式

    登录《发电技术》网站:www.pgtjournal.com,注册作者用户名和密码,在线投稿,并选择或注明“新型电力系统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大模型应用”栏目。

    五、联系人

    车德竞 010-51969088  fdjs_chedejing@163.com

    辛培裕 010-51969037  fdjs_xinpeiyu@163.com

    六、特约主编介绍

    许昭,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香港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和智能微电网实验室主任、IEEE PES Joint Chapter主席、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南方电网联合研究院副院长、丹麦技术大学电气技术中心客座研究员、曾任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IEEE Power Engineering Letters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ssociate Editor。许昭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香港研究资助局主题研究计划(Theme-based Research, 相当于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香港研究资助局面上研究项目多项等,总研究经费超1亿港币。许昭教授于2017年获中国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于20232022年分别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及铜奖。许昭教授及其团队在Nature Reviews Electrical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Applied Energy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共有6ESI高被引论文,总被引用超过16000次,H指数为64

    文福拴,1997年开始担任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兼任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教授。2020年当选IEEE Fellow。曾任浙江大学电力经济及信息化研究所首任所长,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副院长、电力经济及电力市场研究所首任所长、“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文莱科技大学、丹麦科技大学等担任教授、客座教授或从事研究工作。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400余篇, EI收录750余篇, 被引23000余次。自2015年起连续10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获得199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任IET Energy Conversion and Economics杂志主编,《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副主编,Smart Power & Energy Security杂志副主编以及其它10余本杂志的编委或专题特约主编

    张沛,天津大学英才教授,曾任北京交通大学新能源国际学院副院长,埃森哲资源事业部智能电网总监,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部门主任。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包括电力系统调度运行、规划、电力市场和电力信息化。著书四部、发表论文300多篇。因对智能控制中心的计算方法和基于概率的规划和运行方面的贡献被评选为IEEE Fellow。因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应用领域的贡献被授予亚太人工智能协会会士。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2025年当选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

    阮嘉祺,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电力系统信息物理安全、人工智能算法与应用、气候风险及其管理等方向研究。发表Nature子刊、Cell子刊、IEEE汇刊等SCI/EI检索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C1项。担任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Energy Conversion and Economics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Scientific Reports等期刊青年编委/特约主编,四川省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物理系统与能量管理专委会委员

    陈实,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工学博士,副教授,博导。目前研究方向是电力系统优化调度运行、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发表SCI/EI论文30余篇,参编3部专著,并获得了多项授权发明专利。获得四川大学好未来教学名师荣誉称号,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2等奖。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多个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一项,科研经费总计超过3000万元。担任IEEE电力与能源协会(PES)中国区电力系统保护控制技术委员会电网运行控制技术分委会理事,IEEE PES 中国区教育委员会秘书

    王剑晓,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国家工程实验室副研究员,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工学和经济学学士。国家自然国家基金优秀青年项目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从事数据驱动优化决策方法及其在低碳能源系统、储能与氢能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作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在Nature EnergyNature Sustainability等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第一作者编写英文专著1部,曾获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5-09-04 Visited: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