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入选《能源电力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
入选《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0-2022年版)》
荷兰Scopus数据库、瑞典DOAJ数据库、日本JST数据库、美国EBSCO数据库、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收录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新闻公告
  • “基于群体智能的综合能源系统建模仿真及优化运行”专题征稿启事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综合能源系统的建模、仿真和优化运行变得尤为重要。作为空间和时间维度更加分散的综合能源系统,涵盖多能源系统集成、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以及能源存储技术发展。在此多样化的背景下,传统单一能源网络的调控策略已经无法满足不断革新的技术和经济需求。为解决这些挑战,群体智能以其模仿自然界中群体行为的特点,已经在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控制和管理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优势。通过群体智能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处理能源系统的复杂性、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增强系统的鲁棒性和适应性,从而推动能源系统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为了展现综合能源系统领域建模、仿真和优化运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研判支撑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调控的发展趋势,《发电技术》编辑部特邀上海交通大学艾芊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高扬助理教授、河海大学陈胜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王永真副教授、北京大学王剑晓助理教授为特约主编,共同主持“基于群体智能的综合能源系统建模仿真及优化运行”专题,欢迎广大专家、学者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投稿!

    一、征稿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综合能源系统的群体智能建模仿真技术

    2)综合能源系统的群体智能运营策略

    3)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智能体协调控制方法

    4)多能互补综合智慧能源

    5)多维不确定性下综合能源系统安全评估

    6)基于群体智能的综合能源市场优化模式与交易机制

    7)综合能源系统群体智能的数据价值分析方法

    二、投稿要求

    1)引言中研究目的清晰明确,详细介绍国内外研究背景,对现有其他研究者的工作进行正确的评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对自己的研究思路做总体介绍,引言字数不少于1000字;

    2)研究设计和方法叙述清楚,数据合理并被正确地分析和解释;比较所提出的方法和现有方法的优缺点;

    3)重点突出,论述严谨,文字简练,避免长篇公式推导(必要的推导可列入附录),字数以不超过8000字(包括图表)为宜;

    4)来稿请用Word排版,格式符合《发电技术》写作模板要求。

    三、专题发表计划

    征文截止日期:2024年12月31日

    专题刊出时间:择期出版

    四、投稿方式

    登录《发电技术》网站:www.pgtjournal.com,注册作者用户名和密码,在线投稿,并选择或注明“基于群体智能的综合能源系统建模仿真及优化运行”栏目。真诚欢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家级科研计划承担单位踊跃投稿!

    五、联系人

    特约主编:

    艾芊 aiqian@sjtu.edu.cn

    高扬 jjgybill@sjtu.edu.cn

    陈胜 chensheng2019@hhu.edu.cn

    王永真 wyz80hou@bit.edu.cn

    王剑晓 wang-jx@pku.edu.cn

    编辑部:

    车德竞 010-51969088  dejing-che@chder.com 

    周文静 010-51969074  fdjs_zhouwenjing@163.com

    六、特约主编介绍

    艾芊,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主要从事电力系统认知、优化调度和控制策略领域研究工作,累计出版专著8本,带领课题组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近5年发表高质量文章134篇(SCI文章42篇,EI文章92篇),其中10余篇发表在本学科顶级期刊上。承担和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部863在内的多项重点课题研究8项(主持3项)。负责完成横向研究课题近百项,涉及能源互联网、电网故障特性、新能源、电力市场、电动汽车、用户行为分析等广泛领域,合作单位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南网科学研究院等。

    高扬,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助理教授。担任IEEE PES中国区技术委员会智能电网柔性资源互动技术分委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虚拟电厂、微网群运行控制、综合能源系统数字孪生建模及运行等。担任《IET Energy Conversion and Economics》《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IET Smart Grid》特约主编,《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Frontiers in energy Efficiency》《Elsevier's e-Prime》副主编等。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上海市科委、国家电网公司等项目,参与制定微电网行业标准1项。发表SCI/EI、中文核心和专著章节等30余篇,申请/受理发明专利10余项。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科技创新奖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

    陈胜,河海大学电力工程系教授,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斯坦福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年度影响力)。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面上、青年)。在本学科主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以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在IEEE 汇刊发表论文21篇。Scopus数据库累计被引3000余次,H指数29。担任中科院一区期刊《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国际编委,获评IEEE TPWRS期刊杰出审稿人。曾获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2)、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荣誉。

    王永真,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所长,碳中和系统工程北京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主任助理。主要从事能源数字化、低碳先进能源系统、数据中心的顶层设计、关键技术及战略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能源局等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牵头和参与制定能源行业标准5项。主编《碳中和与综合智慧能源》、《算力、电力、热力协同:数据中心综合能源系统技术发展白皮书》。

    王剑晓,北京大学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工学和经济学学士,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入选“十四五”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科技部第六次国家技术预测专家担任Cell The Innov青年编委、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副主编。第一/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入选Cell Patterns封面文章,主编英文专著1部,入选国家工信部优秀研究成果,获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发布日期:2024-07-05 浏览次数: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