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入选《能源电力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
入选《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0-2022年版)》
荷兰Scopus数据库、日本JST数据库、美国EBSCO数据库、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收录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新闻公告
  • “燃气轮机发电技术”专题征稿启事  


    燃气轮机作为我国能源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实现清洁低碳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我国燃气轮机技术经过多年发展,正在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当前燃气轮机技术面临的挑战包括不断提高整机和部件性能、发展先进材料与制造技术,以及高水平运维技术等。为了实现能源转型、提升燃气轮机的效率,以及满足当前日益增加的发电需求,我国科研人员不断探索新的理论和技术创新。随着近年来“两机” 重大专项的实施和燃机自主研发的推进,燃气轮机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及整机研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燃气轮机发电作为高效清洁的发电方式备受关注。为展示燃气轮机发电技术最新研究成果,共享学术与技术进展,《发电技术》编辑部特邀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朱俊强院士为首席特约主编,清华大学任静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李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饶宇教授,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付经伦研究员为特约主编,共同主持《燃气轮机发电技术》专题。欢迎广大专家、学者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投稿!

    一、征稿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燃气轮机技术发展趋势综述;

    2)燃气轮机关键部件机理研究和关键技术;

    3)燃气轮机关键部件设计方法与国产化;

    4)燃气轮机热端部件材料、涂层与先进制造技术;

    5)燃气轮机控制和运维技术;

    6)燃氢/氨燃气轮机关键技术;

    7)燃气轮机与新能源结合的新型电力系统;

    8)AI技术在燃气轮机及能源系统中的应用。

    二、专题发表计划

    征文截止日期:2024年7月15月;

    论文刊登时间:2024年10月31日。

    三、投稿要求

    1. 引言中研究目的清晰明确,详细介绍国内外研究背景,对现有其他研究者的工作进行正确的评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对自己的研究思路进行总体介绍,引言字数不少于1000字。

    2. 研究设计和方法叙述清楚,数据合理并被正确地分析和解释;比较所提出的方法和现有方法的优缺点。

    3. 重点突出,字数以不超过8000字(包括图表)为宜。

    4. 来稿请用word排版,格式尽量与《发电技术》一致,《发电技术》论文模板请点击下方链接直接下载。

    《发电技术》论文模板

    四、投稿方式

    登录《发电技术》网站:www.pgtjournal.com,注册作者用户名和密码,在线投稿,并选择或注明“燃气轮机发电技术”栏目。

    联系人:

    车德竞 010-51969088 dejing-che@chder.com

    辛培裕 010-51969037 peiyu-xin@chder.com

    五、首席特约主编介绍

    朱俊强,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导。现任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能源动力与智能制造学院院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应用研究。主持某重大专项基础研究、民机科研和国际合作等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76篇,出版专著3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17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多项奖励。

    六、特约主编介绍

    任静,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博导,现担任清华大学能动系燃气轮机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学位评定分委会委员。同时,担任中国电促会燃机发电委员会副会长,美国工程师协会ASME Tubo Expo传热委员会委员,国际期刊《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编委。针对燃气轮机高温部件冷却技术这一“卡脖子”问题,长期致力于涡轮和空气系统冷却技术的研究,在冷却技术机理研究、基础数据库积累、高效精细化设计方法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所搭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冷涡轮优化设计平台,成功应用于某燃气轮机气冷透平的自主研发。先后负责过多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自然科学项目和国际/企业合作项目。在国际期刊、会议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和软著20余项。

    李军,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动力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ASME Fellow、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高校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热能动力工程》编委,《ASM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Gas Turbines and Power》Associate Editor。主要从事透平机械气动热力学与优化设计、动密封流热固多场耦合和增稳抑振技术、燃气涡轮气动传热特性与高效冷却布局等方面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LJ重大专项基础研究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青年和面上项目5项、三菱重工和西门子国际合作项目7项、国内企业和研究所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多项。出版中文专著《热力透平密封技术》《格子Boltzmann方法与计算气动声学》,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6项,透平机械领域ASME和AIAA系列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饶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涡轮叶片高效冷却结构与机理研究,首次提出了突脊强化旋流冷却、增材复合制造晶格冷却以及非稳态效应强化冷却等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和工程价值的高性能涡控强化冷却结构,为理解涡轮叶片超温失效机理及高效气冷涡轮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获得国内外广泛认可。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5项(美国发明专利4项),专著2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德国际合作研究小组项目、国家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重大科技专项、中央军委装发部、上海市以及重要工业界课题30余项。

    付经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担任《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Energies》等多家国际期刊编委,ASME Turbo Expro审稿人,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两机基础科学中心、北京市自然基金等项目评审专家。研究方向为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总体性能、燃气轮机透平/涡轮强耦合与燃机数字化技术。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基础研究项目子课题,江苏省科技厅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重大科技示范)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参加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国际会议特邀报告1篇。申请发明专利14项、授权9项、转让1项。主持完成一项燃煤机组低压缸排汽系统工程改造应用,改造的300 MW机组被国家能源局评为“金牌”机组。




发布日期:2024-04-25 浏览次数: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