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燃煤电站运行数据的烟气脱硫系统性能预测研究
1.
2.
3.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Prediction of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System Based on Operation Data of Coal-fired Power Station
1.
2.
3.
收稿日期: 2021-03-30
Received: 2021-03-30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准确获取烟气环保系统性能是其优化调整及技术改造的前提。以某600 MW燃煤电站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挖掘获得了脱硫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集,在此基础上,融合回归分析技术的多种算法,研究并构建燃煤电站烟气环保系统性能的数据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数据模型不仅能够高精度地复现不同负荷工况下的脱硫系统性能,还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可拓展性,为燃煤电站环保系统的状态监测、趋势分析、运行优化提供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Accurate acquisition of flue g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performance is the premise of its optimal adjustment and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the limestone-gypsum wet sulfur removal system of a 600 MW coal-fired power station, the data mining was used to obtain the key factor set of desulfurization system performance. On this basis, a variety of algorithms of regression analysis technology were combined to study and construct the data model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lue g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of coal-fired power st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ata model can reproduce the desulfurization system performance under different load conditions with high precision, and also has good flexibility and expandability, which provide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tate monitoring, trend analysis and operation optimiz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Keywords:
本文引用格式
李存文, 王在华, 陈涛, 冯前伟, 徐克涛, 张杨.
LI Cunwen, WANG Zaihua, CHEN Tao, FENG Qianwei, XU Ketao, ZHANG Yang.
0 引言
为了进一步响应《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1]的号召,燃煤电站仍在寻求管理和技术手段,以实现排放达标的同时降低烟气环保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即环保系统的精细化运行控制显得越发重要。而对烟气环保系统性能的准确认识是其精细化控制的基础。
获取环保系统性能的途径有性能试验、在线监测等。性能试验依据于标准规范,指标全面,但试验条件严苛,化验耗时长;在线监测主要由现场表计完成,指标的实时性、延续性好,但存在一些参数(如浆液品质等)无法监测的情况。如何准确、快速、高效地获取环保系统实时性能,仍是科研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2]。
1 环保系统数据挖掘算法
1.1 数据预处理
电站运行参数来自运行实际,其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往往无法达到数据挖掘的要求。因而,数据预处理必不可少,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并实现运行数据预处理方法的标准化。此外,鉴于运行数据在采集时已完成数量化,即自带数值属性,因此,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集成、数据清理和变换、统计分析及可视化,具体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集成将分散数据集成为数据集。
运行数据不可避免地包含异常、缺省数据和噪声,因而,为针对性地提高数据质量,需进行以下数据清理:一致性检查并清理缺省值、空值和异常值;移动平均滤波法光滑去噪;剔除违背工艺逻辑的工况数据。
为规避量纲对数据认识的影响,同时为数据模型建模及迭代优化考量,数据变换的主要内容有:max-min归一化,稳定梯度下降算法的求优速度,以加快模型训练速度;对有类似开或关2种状态的参数进行二值化处理,压缩模型变量数值域及量纲;引入新指标,如电耗量、还原剂耗量等,丰富对象性能指标。
统计分析及可视化包括两部分:识别研究对象的物理边界、数据特征及规模;将信息从数据中提炼为可解释的知识,包括图、表等。
1.2 环保系统关键因素分析
算法步骤如下:
1)以采样时刻划分数据元组,构成数据集O;
2)元组集O的标准化成矩阵 S;
3)求矩阵 S 的相关系数矩阵 R;
4)求取矩阵 R 的特征根λi 及其特征向量ηi;
5)将标准化后的指标变量转换为主成分ξj;
6)分析各主成分权重系数,并缔结结果集U;
7)设定遴选权重系数规则,将主成分划入关键因素集。
1.3 环保系统性能数据模型
图 2
图 2
烟气环保系统数据模型搭建方法
Fig. 2
Method of building data model of flue g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数据模型的评价指标较为丰富,结合实际并规避量纲及数值量级对模型精度的影响,综合研究后选用均方根误差γRMSE、决定系数γR2、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γMAPE这3个指标来评价数据模型的准确性、有效性。
2 数据模型应用案例分析
某燃煤电站660 MW机组烟气脱硫系统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工艺,“1炉1塔”配置,喷淋空塔并设置5层喷淋层、1层托盘。借助于厂级实时监控信息系统(supervisory information system, SIS),采集到2018年4—6月为期50天、包括107个参数的运行数据。依托Matlab平台,将数据块集成为数据矩阵,以采样时刻为元组划分原则,并去除重复数据,得到共计13 983条数据元组。根据运行参数在时域上连续的特点,采用前时刻值填充后时刻缺省值,并运用移动平均滤波的方法进行去噪。
数据平滑滤波后,机组功率的瞬时波动大大减弱、数据趋势及均值不失真,也说明数据去噪的必要性,如图3所示。
图 3
剔除与物质守恒及烟气漏风等客观规律相违背的工况数据,主要有:1)烟气出口氧含量小于入口氧含量的数据;2)烟道两侧烟气氧含量绝对偏差超过3.0%的数据;3)折算后出口污染物浓度大于入口的数据;4)机组有功功率小于等于零的数据。数据清理后,得到数据质量高的8 616个元组数据,即8 616×111数据矩阵,占原数据集约61.62%,表明所采集运行数据的有效性高。
数据变换主要在建模中完成,而电耗和物耗指标为数据模型提供先验知识与信息。
最后,统计环保系统参数的最值和众数,得到该环保系统的物理边界,见表1。
表 1 运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Tab. 1
序号 | 项目 | 最大值 | 最小值 | 众数 |
---|---|---|---|---|
1 | 机组功率/MW | 668.16 | 273.40 | 499 |
2 | 原烟气SO2质量 浓度/(mg/m3) | 4 375.31 | 630.64 | 2 615 |
3 | 原烟气压力/kPa | 2.950 | 1.029 | 1.506 |
4 | 原烟气氧浓度/% | 10.5 | 1.8 | 5.4 |
5 | 原烟气温度/℃ | 127.5 | 98.5 | 105.7 |
6 | 净烟气SO2质量 浓度/(mg/m3) | 40.5 | 2.5 | 6.1 |
7 | 净烟气压力/kPa | 0.153 | -0.148 | 0.019 |
8 | 净烟气温度/℃ | 53.5 | 40.7 | 50.3 |
9 | 净烟气NO x 质量 浓度/(mg/m3) | 44.55 | 5.48 | 17.22 |
10 | 浆液密度/(kg/m3) | 1 517.53 | 823.40 | 1 118 |
11 | 吸收塔液位/m | 11.33 | 8.97 | 10.25 |
12 | 脱硫物耗/(t/h) | 31.12 | 4.62 | 14.64 |
13 | 脱硫电耗/kW | 8 307.34 | 3 946.54 | 7 123.3 |
脱硫效率是表征烟气脱硫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借助于阿里云平台,分析各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构成关键因素集。结果表明,影响脱硫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原烟气SO2浓度、循环泵电流、浆液pH值、原烟气烟尘浓度、浆液密度、烟气量、原烟气温度等,如图4所示。该结果与机理定性分析结论一致,表明主成分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为后续脱硫系统的运行优化及调整提供定量的参考。
图 4
梳理关键因素集的结果,作为烟气脱硫系统性能数据模型的输入,采用多算法融合的回归分析技术构建环保系统性能数据模型,最终通过预测净烟气SO2浓度、净烟气温度、脱硫电耗、石灰石耗量,以达到预测烟气脱硫系统性能的目的,同时完成算法调优和模型训练,如图5所示。
图 5
图 5
烟气脱硫系统性能预测数据模型
Fig. 5
Data model for performance prediction of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system
数据模型的建立成功表明了方法的可行性,而模型的准确性通过3个指标来评价界定,见表2。
表 2 数据模型的主要评价指标与效果
Tab. 2
序号 | 评价指标 | 净烟气SO2质量浓度 | 净烟气温度 | 脱硫电耗 |
---|---|---|---|---|
1 | γRMSE | 1.09 mg/m3 | 0.41℃ | 88.82 kW |
2 | γR2 | 0.88 | 0.89 | 0.99 |
3 | γMAPE | 0.09 | 0.01 | 0.01 |
γRMSE分别为1.09 mg/m3、0.41℃、88.82 kW,与其众数和最大值相比,数值和量级均在工程允许范围内;γR2均大于0.85,模型的效果较好,能高概率地保证模型趋势的正确性;γMAPE均小于0.10,模型能高准确度地模拟对象的输入和输出,间接表明算法和参数匹配较好。
表 3 烟气脱硫系统性能预测数据模型测试案例
Tab. 3
类别 | 参数 | 满负荷 工况 | 中负荷 工况 | 低负荷 工况 |
---|---|---|---|---|
输入 | 机组功率/MW | 558.104 7 | 459.424 4 | 305.675 |
原烟气SO2质量浓度 (折算值)/(mg/m³) | 2 175 | 875 | 1 339 | |
原烟气氧浓度/% | 3.0 | 4.7 | 5.6 | |
原烟气温度/℃ | 119.4 | 110.7 | 101.5 | |
原烟气压力/kPa | 2.7 | 1.8 | 1.3 | |
吸收塔液位/m | 10.2 | 9.9 | 9.8 | |
吸收塔石膏浆液 密度/(kg/m³) | 1 118 | 1 123 | 1 114 | |
浆液pH值 | 5.2 | 5.2 | 5.1 | |
浆液循环泵电流/A | 519.6 | 308.8 | 318.2 | |
氧化风机电流/A | 59.5 | 29.3 | 27.5 | |
实际 | 净烟气SO2质量 浓度/(mg/m³) | 5.56 | 4.16 | 4.86 |
净烟气温度/℃ | 51.23 | 50.15 | 47.96 | |
脱硫电耗/kW | 7 824.0 | 4 790.3 | 4 410.4 | |
石灰石耗量/(t/h) | 14.4 | 5.8 | 7.8 | |
预测 | 净烟气SO2质量 浓度/(mg/m³) | 5.61 | 4.37 | 4.72 |
净烟气温度/℃ | 51.86 | 49.68 | 47.84 | |
脱硫电耗/kW | 7 813.36 | 5 099.47 | 4 442.11 | |
石灰石耗量/(t/h) | 13.22 | 5.33 | 7.17 |
表 4 数据模型测试结果
Tab. 4
指标 | 相对偏差/% | ||
---|---|---|---|
满负荷工况 | 中负荷工况 | 低负荷工况 | |
净烟气SO2质量浓度 | 0.90 | 5.05 | 2.88 |
净烟气温度 | 1.23 | 0.94 | 0.25 |
脱硫电耗 | 0.14 | 6.45 | 0.72 |
石灰石耗量 | 8.19 | 8.10 | 8.08 |
石灰石制浆系统具有时滞延后特性,即石灰石耗量的精确确定不完全依托运行数据,因此石灰石耗量的准确性对于模型效果评价的可靠性有待深入研究。剔除石灰石耗量后,各参数的相对偏差均小于6.50%,量级与模型的γMAPE相当,且数据模型能准确复现负荷变化下环保系统状态变化规律和趋势,具有较强的负荷适应性,验证了性能预测数据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3 结论
突破传统机理和试验研究的方式,以燃煤电站烟气脱硫系统运行数据作为切入点,运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出影响脱硫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集,合理梳理关键因素并将其作为数据模型的输入,融合回归分析技术的多种算法,构建了烟气脱硫系统性能预测数据模型。实例证明,训练后的模型能高精度地复现不同负荷工况的脱硫系统性能,还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可拓展性,为后续燃煤电站环保装备的状态监测、趋势分析、运行优化提供坚实的基础。相比于机理研究和试验方法,该研究方法更为高效灵活、简洁明了,丰富了燃煤电站环保研究思路,且具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关于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
[J].
Administration on printing and issuing “Action Plan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Upgradation and Reformation of coal-fired power (2014-2020)
”[J].
基于历史数据挖掘的汽轮机流量特性辨识与优化研究
[D].
Research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steam turbine flow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historical data mining
[D].
数据挖掘综述
[J].
Overview of data mining
[J].
Web数据挖掘系统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J].
Design and key technology research of web data mining system
[J].
《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政策解读
[J].
Policy interpretation of the overall plan for big data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J].
数据降维及分类中的流形学习研究
[D].
Study on manifold learning in data dimension redu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D].
基于数据挖掘和主成分分析的电力设备状态评价
[J].
Power equipment state evaluation based on data mining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J].
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智能变电站故障诊断方法
[J].
Intelligent substation fault diagnosis method based on data mining technology
[J].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运行的技术分析
[J].
Technical analysis of operation problems about circulating fluid bed-flue gas desulfurization(CFB-FGD)
[J].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优化技术研究
[D].
Study on optimization technology of limestone/gypsum 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system
[D].
超低排放的湿法高效脱硫协同除尘的机理及模型研究
[D].
Study on mechanism and model of efficient wet-process desulfurization and dust removal by ultra-low ejection
[D].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
[J].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esting: fitting index and chi-square criterion
[J].
BP神经网络输入层数据归一化研究
[J].
Research on data normalization in input layer of BP neural network
[J].
线性回归模型中变量选择方法综述
[J].
Review of variable selection methods in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J].
基于Pearson相关性检验的ARIMA边坡位移监测模型
[J].
Monitoring model of ARIMA slope displacement based on pearson correlation test
[J].
电力环保大数据平台开发及智能运用
[J].
Pow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ig data platform development and intelligent application
[J].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