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唐鑫, 钱奕然, 方华伟, 李洋, 李思广, 易经纬, 陈伟雄, 严俊杰

A Review of Control Strategies for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Brayton Cycle
Xin TANG, Yiran QIAN, Huawei FANG, Yang LI, Siguang LI, Jingwei YI, Weixiong CHEN, Junjie YAN
表2 变负荷控制方法比较
Tab. 2 Comparison of variable load control methods
变负荷方法原理特征
压缩机转速控制法改变循环流量,进而改变循环功率仅适用于压缩机和透平分轴布置;保证循环效率的快速变负荷方法
容积控制法控制循环工质容量,控制循环压力和流量循环效率高,但变负荷速度慢;变负荷能力受到储罐容积限制;循环压力有低于临界点的风险
温度控制法

包括压缩机入口和透平出口温度控制。前者通过改变

压缩机性能改变流量;后者直接改变透平输出功

会降低循环效率;需要调节反应堆功率来控制温度

透平进口节流阀

控制法

降低透平进口压力,降低透平功率

循环效率低,但变负荷速度快;无法达到20%以下负荷;

可能会导致压缩机壅塞

透平旁路控制法减少流过透平流量,降低透平功率在任意负荷条件下快速调节负荷;除阀门外不需要投入额外设备